三、医保任务难度大,严管骗保等违法问题
在加快完善全民医保制度方面,《通知》提出的“制定完善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方案”并由新成立的国家医保局牵头负责,颇具想象。
而对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,《通知》要求在全国全面推开按病种付费改革,统筹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,逐步扩大按病种付费的病种数量。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(DRGs)付费试点,并再次提出促进医保支付、医疗服务价格、药品流通、人事薪酬等政策衔接。其实,这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老问题。
在以往支付方式改革过程中,由于公立医疗机构总体处于技术和市场的双重垄断地位,就出现过少数医疗机构抵制或变相抵制付费方式改革,不愿意向参保人员提供服务或者推诿病人、转嫁费用的情况。
今年如何加强与医疗机构的沟通协商,采取哪些完善措施还有待明确。在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方面,今年没有提出很多类似于药占比、耗材占比、医疗费用增长幅度等控制指标,而是着力于解决“挂床”住院、骗保等违法问题。
四、“基药免费”要成真
在大力推进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建设方面,特别值得注意的有: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被重新提起。按规定,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每三年一个调整周期,第一版是2009版,第二版是2012版,按理说2015年应该出第三版,但一直没有公布。就在人们普遍认为“基本药物”已经被抛弃之时,《通知》重新提出。今后是否有新的动作,值得关注。《通知》要求“制定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指导性文件,推动优先使用基本药物”,是否意味着“基药免费提供”的传言要坐实?此外,在药品降价上,《通知》表示,将开展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,这一点已经有正式消息证实,会在4个直辖市和7个计划单列市进行试点,但能否明显降低药品价格存疑。而《通知》提出的“制定治理高值医用耗材和过度医疗检查的改革方案”,实际上是一个老大难问题,还要等具体方案的出台。制定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的指导性文件,支持零售药店连锁发展,允许门诊患者自主选择在医疗机构或零售药店购药等,也许能给取消以药养医开辟另一条新的路径。
五、综合监管和督查是考验
在切实加强综合监管制度建设方面,《通知》明确,建立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的协调机制和督察机制,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。这在此前国务院文件已经做了安排,也是对新组建的国家卫健委的考验。
《通知》还明确,要建立健全医疗卫生行业信用机制、综合监管结果协同运用机制和黑名单制度,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制度。特别指出要全面开展各级各类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,原则上按年度进行,考核结果向同级政府报告,与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、薪酬总体水平、负责人晋升和奖惩等挂钩,并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。要求综合医改试点省份选择1—2个地市开展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试点,对考核结果进行排名。在推动对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开展联合惩戒工作上,并没有安排公检法部门负责,很可能这个“联合惩戒”不易落实。
六、区域医疗中心和专科联盟迎来发展机会
在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面,《通知》提出,要围绕区域重点疾病,以学科建设为抓手,在全国建立若干高水平的区域医疗中心和专科联盟,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。未来,医疗中心和专科联盟很可能成为城市大医院再次发展的重大机遇。
还可以肯定的是,今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再次提高5元,新增经费主要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提质扩面。同时,《通知》提出构建慢性病防治结合工作机制,加强慢性病防治机构和队伍能力建设,推动医疗机构提供健康处方。制定医养结合机构服务和管理指南。开展安宁疗护试点。长期以来,我国人口老龄化基数大、增速快、未富先老,形势异常严峻,这些工作的提出意味着,国家层面正式吹响了应对慢病的“集结号”。也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,解决医养结合机构审批、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,给出了重要举措。
七、互联网诊疗服务逐步入医保
在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方面,社会办医仍然是重点支持方向。《通知》特别提出允许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合作,通过医疗联合体、分级诊疗等形式带动支持社会办医发展。“多点执业”“医疗责任险”等相关政策也再次被提及。
《通知》对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的发展也做了详细规划:推进智慧医院和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,加快推动医疗机构之间实现诊疗信息共享,制定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,健全互联网诊疗收费政策,进一步完善医保支付政策,逐步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诊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。
《通知》部署的任务多,时间短,很多任务难度很大。正如《通知》所言,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,牢固树立大卫生、大健康理念,坚持保基本、强基层、建机制,坚持医疗、医保、医药三医联动,聚焦解决看病难、看病贵等重点难点问题,勇于突破政策障碍和利益藩篱,集中力量打攻坚战,抓落实、见成效,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得实惠、医务人员受鼓舞、投入保障可持续、健康事业得发展。
因此,尽管安排的是半年的重点任务,实际上是给今后深化医改工作指明了方向。由于《通知》特别注重立足做细做实,特别注重动力机制建立,相信持之以恒抓下去,医改一定会取得积极成效。